◎本报记者 崔 爽
机械臂运动精度达0.1毫米,已在泌尿外科、普外科等领域完成数千例手术的手术机器人;厚度仅为纸张的1/6,却能经受住30万次以上弯折考验的柔性钢材;像帽子一样附着在儿童头皮,根据收集的脑电信息生成脑功能状态评估分析报告的非植入式孤独症辅助诊断系统……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博会”)上,超过2000家国内外企业亮相,展现创新图景。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国已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在开幕式上表示,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保就业惠民生能力不断增强,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
释放强劲创新活力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小企业运行总体平稳。1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高于大型企业3.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保持增长。近年来,大量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展现强劲创新活力,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博会开幕首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越疆科技发布行业首款兼具30公斤大负载与关节速度每秒高达300度的协作机器人,成功破解工业机器人领域“大负载”与“高速度”难以兼顾的难题。
中科民生耐鼎机器人(珠海)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孙元凯向记者介绍,公司正专注于高端智慧康养床的研发生产,并加快研发人形机器人智能助手,以满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领域辅助护理、情感陪护、护理监测等方面的需要。
李乐成表示,要着力强化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出台有利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实现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引导优质资源向中小企业聚集,建设更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
“智元机器人远征A2人形机器人是全球首个同时拥有中、美、欧三个区域认证的人形机器人,也是国内首个获得CR(中国机器人认证)和CE-MD(机械指令)认证的人形机器人。”智元机器人展台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中博会,希望获得更多国际客户的青睐。
影目科技推出的智能眼镜预计在今年下半年进入北美市场。用户戴上这款眼镜,不仅可以在镜片上看到屏幕,还能通过AI翻译功能“听懂”40种外语,可谓掌握“出国神器”。
这是中小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缩影。
“出海已成为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开辟广阔市场空间的关键路径。”但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樊颖晖表示,出海路上,中小企业仍面临不少困难,如品牌建设滞后、合规知识不足、国际化人才短缺、融资渠道有限。
为进一步助推中小企业出海拓展市场,中博会期间,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正式上线“出海服务”板块,首期构建找商机、找信息、找活动、找园区、找机构五大核心功能,全面覆盖企业出海核心需求。
“在出海服务板块上通过关键词搜索需求,比自己广撒网精准多了。”山东宇影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广良感慨,公司刚接到一家英国企业定制广角菲涅尔透镜的订单,不光节约了时间成本,技术沟通也直接高效,双方都很满意。
樊颖晖介绍,下一步将持续优化迭代平台功能,加快建设一个集政策、法律、关税、风险、金融以及出海产品价格预测等服务为一体的“出海服务大模型”,构建全球领先的国际化服务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