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制造业?专家热议

内容摘要  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 刘育英)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年第一期(总第十二期)新型工业化大讲堂近日在北京举办。论坛深入探讨了我国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战略路径及新思路新举措。本次大讲堂活

联系电话:400-962-3929

  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 刘育英)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年第一期(总第十二期)新型工业化大讲堂近日在北京举办。论坛深入探讨了我国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战略路径及新思路新举措。

  本次大讲堂活动以“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国际治理经验与产业安全”为主题,围绕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竞争、主要国家人工智能治理政策及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安全问题等展开讨论。

  赛迪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所长彭健认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快速发展,引发的风险挑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全球形成不同治理模式,我国治理规则体系和落地实践走在全球前列。下一步,建议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多元协同治理机制,统筹治理与发展关系,深化国际治理合作。

  上海外国语大学杰出教授黄靖表示,全球对人工智能治理理念存在分歧,分为强调监管与强调效率的两种观点。他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应更注重稳定、可靠、可预测,国际治理需加强合作。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钟新龙认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完整,技术向工业全流程渗透,不同技术路径在工业应用中相互补充、协同发展。他建议从场景、要素、行业和企业等维度协同发力,分类施策,分阶段推进制造业全流程、重点产品、重点行业的智能升级。

  大模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苏小虎表示,全球AI治理框架多元化,差异化治理格局对产业发展影响深远,制造企业需建立分层合规系统和“多中心”战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结合全球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百年历史大变迁,探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全球影响。

  赛迪研究院院长张立表示,该院开设新型工业化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初衷是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中的重大问题,为各界专家搭建深度沟通的平台,共同寻找解决新型工业化推进中难点堵点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完) 【编辑:邵婉云】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