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业界吁AI浪潮下注重人文关怀

内容摘要  中新社南昌4月26日电 (记者 李韵涵)“再聪明的机器人也是冷冰冰的机器,它也许永远无法替代一个微笑的温度,一次满意加惊喜的服务,一种文化共情共鸣的感动。”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26日在江西南昌举办的2025年中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活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中新社南昌4月26日电 (记者 李韵涵)“再聪明的机器人也是冷冰冰的机器,它也许永远无法替代一个微笑的温度,一次满意加惊喜的服务,一种文化共情共鸣的感动。”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26日在江西南昌举办的2025年中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上如是说。

  AI浪潮下文旅产业路在何方?是追求流量还是深耕品质?当日,来自旅游和文化、教育、体育、商业、城市、乡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呼吁,文旅产业发展要注重“人文关怀”。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以创新为引擎、以融合为路径,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领域层出不穷,传统业态加速升级,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段强表示,文旅行业区别于其他领域的核心价值在于用技术赋能体验,但需强调永远以人文关怀为灵魂。

  “最近文旅行业流传着一个高频热词,那就是情绪价值。这到底是一时的市场热点,还是一个长期趋势?”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杜一力表示,情绪价值、情绪经济、体验经济、沉浸式旅游等一批新说法有一个共同点,便是揭示了以人间、人情、人性为主要表现的市场需求的回归。

  在杜一力看来,旅游业发展必须守住文化根脉,在技术浪潮中始终以人的精神需求为核心。现如今,空间移动不再是文旅产业的唯一属性,文旅产业已经融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持续增强的日常化和生活化趋势。当文旅产品和服务拥有了“人文化”的品质特点,它们就能触动人心,引发共情共鸣。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总顾问、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同样也注意到,消费者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同时对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此外,“打卡即旅游”的现象不能长久,沉浸式感受才是根本,文旅行业应从追求流量转向深耕品质,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完) 【编辑:史词】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