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等领域甲烷控排行动成效显著

内容摘要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禾)记者6月9日获悉,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煤炭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刘文革在日前举行的2025甲烷大会上说:“2024年,我国煤矿瓦斯抽采量135亿立方米,利用量超过60亿立方米,利用率为44.4%。”目前,我国已

联系电话:400-962-3929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禾)记者6月9日获悉,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煤炭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刘文革在日前举行的2025甲烷大会上说:“2024年,我国煤矿瓦斯抽采量135亿立方米,利用量超过60亿立方米,利用率为44.4%。”目前,我国已建成20余个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氧化利用项目,我国能源等领域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成效显著。

    甲烷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强度高达二氧化碳的30倍,具有增温潜势高、寿命短的特点。生态环境部、科技部等11部门印发的《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提出,推进能源、农业领域甲烷排放控制,加强垃圾和污水处理甲烷排放控制。

    煤炭甲烷是我国能源活动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刘文革说,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为煤矿甲烷减排提供了新动能。根据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发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符合条件的甲烷体积浓度低于8%的煤矿低浓度瓦斯、风排瓦斯利用项目可申请CCER。

    当前,各地开展了甲烷资源化利用工作。比如晋煤集团建成年处理量超过10亿立方米的瓦斯液化基地,采用膜分离与变压吸附技术,将瓦斯提纯为液化天然气(LNG),用作汽车燃料和城市燃气。据悉,该项目通过碳市场交易获得额外收益,年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00万吨,实现了资源化和市场化的有效结合。

    除煤矿瓦斯利用量持续提升外,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副司长刘杨说,我国能源、农业、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领域的甲烷控排行动正在稳步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比如推动油气生产厂站开展甲烷泄漏检测与修复,强化油气甲烷排放控制成熟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等。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科学家徐华清说,未来,相关部门还须加快构建包括甲烷在内的所有温室气体的观测、监测、核查等智能化网络体系;建立大数据模拟平台,有效评价相关政策、行动的效果和效益,以及继续开发相关的标准和方法学等。

    “同时,应大力开展煤炭甲烷减排技术创新,特别是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的科技创新,包括直燃、多孔介质燃烧等技术。”刘文革说。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