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余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65亿亩

内容摘要据新华社电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当天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大荒漠化综合防治力度,加快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65亿亩,封禁保护面积2794万亩。数据显示,全国荒

联系电话:400-962-3929

据新华社电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当天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大荒漠化综合防治力度,加快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65亿亩,封禁保护面积2794万亩。

数据显示,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了自2000年以来连续4个调查期“双缩减”。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抑制,2019年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的土壤风蚀总量较2000年下降约40%。我国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荒漠化防治国际典范。

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三北”工程实施40多年来,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绿富同兴”的历史性转变。工程区累计保留造林面积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从1977年的5.05%增至目前的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4.5亿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三北”工程攻坚战启动两年来,实施重点项目369个,完成各类建设任务超1亿亩,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实质性进展。科尔沁沙地重现草原风光;黄河“几字弯”展现“金沙蓝海绿洲”的美丽画卷;环塔锁边绿色防护带初步建成,塔克拉玛干沙漠戴上了“绿围脖”。

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扎实开展国际合作。与《公约》秘书处在华共建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支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成立中阿、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同韩国、蒙古国、俄罗斯建立东北亚防治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网络等。(黄垚)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