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工程师揭秘:PC 厂商曾在 Win95 时代修改 BIOS 版权字符串白嫖正版软件

内容摘要IT之家 6 月 25 日消息,许多用户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购买一台新电脑,开机后发现已经预装了一些软件。当你打开这些软件时,它们会自动激活为完整版,无需支付任何额外费用。这背后是 PC 制造商与软件开发商之间的授权合作,旨在为消费者提供

联系电话:400-962-3929

IT之家 6 月 25 日消息,许多用户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购买一台新电脑,开机后发现已经预装了一些软件。当你打开这些软件时,它们会自动激活为完整版,无需支付任何额外费用。这背后是 PC 制造商与软件开发商之间的授权合作,旨在为消费者提供额外福利,吸引购买。然而,一段近日由微软工程师披露的往事,揭示了某些厂商曾在 Windows 95 时代,为绕过授权费用而采取的“小聪明”。

这段趣闻来自微软资深工程师雷蒙德・陈(Raymond Chen)的博客文章,据IT之家了解,在 Windows 95 时代,“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规范尚在开发阶段的时期。当时,微软的工程团队试图找出办法,以识别在此规范诞生之前就已存在的个人电脑。为此,他们尝试的方法之一是在 BIOS 中搜索版权字符串和固件日期。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在一台由“Contoso”公司制造的 PC 上,发现了一条非常奇怪的版权字符串:“Not Copyright Fabrikam Computer”(非 Fabrikam 电脑公司版权所有)。这里的“Contoso”和“Fabrikam”均为化名,用以保护所涉 OEM(原始设备制造商)的真实身份。

这个发现引起了工程师们的注意。经过调查,他们揭开了真相。原来,“Contoso”公司希望在其生产的 PC 上,让预装的某款试用版软件能够为用户免费升级到完整版,但他们并未获得该软件的正式授权。该软件的正版授权商是其竞争对手“Fabrikam”公司。

为了绕过高昂的授权费用,同时又为客户提供软件升级的“福利”,”Contoso”的工程师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们修改了自己电脑的 BIOS 信息,在原有的版权声明中加入了这样一段文字:“Copyright Contoso Not Copyright Fabrikam Computer”(Contoso 版权所有,非 Fabrikam 电脑公司版权所有)。

其逻辑在于,那款试用版软件的激活机制相对简单,其会通过扫描 BIOS 来寻找“Copyright Fabrikam Computer”这个字符串。一旦找到,便会认定自身运行在授权的“Fabrikam”电脑上,从而解锁所有完整版功能。“Contoso”正是利用了这一点,通过将关键字符串巧妙地“藏”在自己的版权信息中,成功“欺骗”了软件,使其在未经授权的设备上激活。

尽管后来采用了更完善的方法来避免此类问题,但这一事件仍显示出原始设备制造商为了分发他们未被正式授权的软件,竟然会采取如此手段。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