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镜大战”升温:小米首款AI眼镜官宣、老凤祥跨界进入、Rokid F码用户支付通道开启……

内容摘要6月25日早上7点30分,一个“AR眼镜交流群”里,开始有人倒计时:还有最后2小时29分钟。紧接着每隔半小时都有用户在播报时间,原因是Rokid Glasses 10:00正式开启F码全款支付通道。出乎意料的是,上午9:00市场传闻已久的小

联系电话:400-962-3929

6月25日早上7点30分,一个“AR眼镜交流群”里,开始有人倒计时:还有最后2小时29分钟。紧接着每隔半小时都有用户在播报时间,原因是Rokid Glasses 10:00正式开启F码全款支付通道。

出乎意料的是,上午9:00市场传闻已久的小米AI眼镜正式官宣:将于6月26日晚7点发布“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小米AI眼镜。

紧接着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连发两条微博视频,展示了小米AI眼镜在AI识物、视频拍摄方面的能力。

作者目前暂未体验到这一款产品,但是一位体验过这款眼镜的原型机用户表示:续航能力强、重量约40g(不含镜片)、支持录音翻译拍照录像等功能,不过拍摄防抖能力需提升。

对于价格,一位AI眼镜创业者告诉作者:小米的定价为1999元。根据Wellsenn XR报告,小米AI眼镜的硬件成本约177.5美元(约合人民币1273元),比meta RayBan的149美元高。

近一年来国内集中涌现了近百家对标Ray-Ban meta的AI眼镜公司。甚至出现了跨界者加入到AI眼镜行业,在6月11日的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以及火山引擎原动力大会上,老凤祥的AI眼镜,已正式亮相。

去年11月,在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宣布正式发布小度AI眼镜。当时小度科技CEO李莹表示,这款眼镜计划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目前距离二季度结束仅剩5天,仍无任何消息。作者从多方信源确认,小度AI眼镜将延期发布,具体时间还不明确。

据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国内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达9.6万台,同比增长45%。其中,带屏AR眼镜(包含一体式和分体式)占80%市场份额,无屏AI眼镜占比20%。

小米官宣、老凤祥入局

早在去年底,据36氪报道,小米计划推出新一代AI眼镜,并已与歌尔股份合作,产品预计于2025年第二季度发布。对于这款产品的出货量,雷军的预期为“三十万台往上”。

今年以来也不间断地有小米AI眼镜将发布的消息暴露出来。在今年2月,小米眼镜官方微博已上线,关联企业为“小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彼时市场上也多有传闻即将发布,但是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发文予以否认。

直到6月25日,小米公司通过微博宣布,将于明晚7点发布小米AI眼镜。消息一出,还带动了AI眼镜概念盘中震荡拉升。

根据Wellsenn XR报道,小米或采用高通AR1+恒玄2700的双芯组合,跟当前meta、雷鸟、闪极等厂商采用单一SoC芯片有很大不同。

产品功能上,雷军发视频展示了在AI识物、视频拍摄方面的能力。另据体验过该款产品的原型机用户透露,小米AI眼镜不带显示,另具备听音乐、翻译、录音、长续航等能力,甚至可以与手机、汽车互联。

老凤祥跨界进军AI眼镜这一消息自6月初以来,一直是业内的热议话题。日前产品在上海老博会、字节火山引擎源动力大会均有亮相。

据介绍该产品具备实时语音导航、实时翻译、智能辅助阅读,情感对话与实时讲解功能,主打老年人市场。

润欣科技是老凤祥AI眼镜的硬件技术支持方,其相关人员向作者透露,该产品不带显示,带镜片48g,拍照情况下续航2小时左右、正常使用5-6小时、可与老凤祥App连接、价格不会超过2000元。“与字节火山是合作关系,背后接入了火山的模型。” 

但这并非字节与老凤祥合作推出的产品,此前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火山引擎没有与老凤祥合作打造AI智能眼镜的计划。豆包大模型为公开售卖产品,任何客户都可以合规采购。

“起量10万台起”

去年作者与Rokid创始人Misa谈及销量问题时,他认为50万副是一个及格线,意味着它已经迈入了消费品阶段。

再到今年5月中旬交流时,他表示过去三个月,Rokid gGlasses交完定金的订单已破25万,其中在线用户的预定超4万。而为了保证产能,Misa称Rokid一次性买断了20万台的产能。

从品牌方来说,买断产能背后是为了交付更顺利。实际上在生产端,他们也有一个起量评估。据润欣科技相关人员透露,AI眼镜这类型的客户至少10万台起量,他们才会去做。

“保量”的前提下,产品仍需“保质”。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不乏各类吐槽与AI眼镜相关,比如此前爆火的闪极“AI拍拍镜”有用户称出现过无法开机、蓝牙无法开机等情况;也有inmo用户收到瑕疵品。

此外在续航能力、视频拍摄防抖能力、佩戴舒适度等方面,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在Misa看来,智能眼镜永远的难点是减重、续航、显示。现在有个不可能三角,即展现力、续航力、佩戴性,这三件事今天都没有办法统一。

在智能硬件领域,出门问问的李志飞也是一位“老兵”,旗下智能手表TicWatch曾在全球实现10亿元的年销售额,后来还发布过智能音箱、智能耳机等产品。

今年4月17日该公司面向海外市场发布了AI卡片式录音笔“TicNote”,6月25日面向国内发布,其中内置了出门问问新研发的Agent—Shadow AI。

实际上,去年出门问问也有过做AI眼镜的想法,据李志飞透露内部工程师也有过尝试,但是最后决定不做这一产品,原因是经过体验发现功耗和重量都难以满足其需求。

其次他向作者表示AI眼镜类的硬件复杂度高,需要很强的研发能力,“我们也不会挑战它是不是有需求,未来会去做一些技术很成熟的硬件,降低研发成本。”

国投证券近日发布研报称,AI眼镜是AI大模型的最佳应用载体之一。AI眼镜在传统眼镜基础上搭载了人工智能技术,可集成相机、蓝牙耳机、AR等多重设备或功能。AI眼镜占据人体唯一无接触多模态(视觉+听觉+语言)交互入口,为AI大模型落地移动终端硬件的绝佳载体。

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1205万台,同比增长18.3%。其中不具备显示功能的音频眼镜及音频拍摄眼镜预计出货547万台,同比增长101.9%。

另据京东6月19日发布的XR和智能眼镜战报,今年“6.18”其AI智能眼镜成交量同比增长7倍,AR眼镜用户数同比增长70%;XR设备销售额前六个品牌为PICO、雷鸟、XREAL、VITURE、Rokid、INAIR;智能眼镜销售额前六个品牌为雷鸟、INMO、星纪魅族、界环、李未可、玄景。

但是从京东商城的智能眼镜销量数据看,一些畅销产品的销量仍是以千为单位,并没有想象中的热闹。随着小米的正式入局,能否带动起市场规模不得而知,但Misa表示这对行业从业者来说是一件好事。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