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亿年回溯:韦布望远镜揭示已知最清晰盘状星系演变过程

内容摘要IT之家 7 月 1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回溯了过去 110 亿年前的时间,揭示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盘状星系演变过程图像。新研究确认,星系最初形成的是膨胀的厚星盘,随后在其内部发展出更加明确的薄星盘。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

联系电话:400-962-3929

IT之家 7 月 1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回溯了过去 110 亿年前的时间,揭示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盘状星系演变过程图像。新研究确认,星系最初形成的是膨胀的厚星盘,随后在其内部发展出更加明确的薄星盘。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天文学家长期以来的一个研究课题,就是以银河系为代表的盘状星系为何具有双结构:一个高度约为 3000 光年的厚星盘,包含较老的恒星;以及一个嵌入其中、高度约为 1000 光年的薄星盘,包含较年轻的恒星。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的 Takafumi Tsukui 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 111 个星系的样本,发现了它们形成过程中的明显模式。

该团队利用韦布望远镜的独特能力,穿透宇宙尘埃,探测到古老恒星微弱的光,从而首次解析了早期宇宙中星系的盘状结构。

研究发现,星系普遍首先形成厚星盘,然后发展出薄星盘。这一过程的时机取决于星系的质量。质量较大的星系在大约 80 亿年前形成了薄星盘,而质量较小的星系则花了更长时间,在大约 40 亿年前形成薄星盘。

这些观察结果支持了“湍流气体盘”(turbulent gas disk)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早期宇宙是一个混沌的地方,湍流气体云引发了强烈且广泛的恒星形成,创造了最初的膨胀厚星盘。

随着恒星的生成,它们的引力稳定了气体云,导致其沉降成一个更平坦、更有序的薄星盘,恒星形成在此继续进行。质量较大的星系由于将气体转化为恒星更有效率,因此更快地沉降下来,形成了薄星盘。

参考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