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高温危害 国家级“及时雨”来啦

内容摘要我国首个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发布 据新华社电 近期,酷热天气来袭,我国部分地区温度屡破极值。面对高温挑战,7月2日,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为公众防范高温危害送来“及时雨”。 为何发布国家级高温健康

联系电话:400-962-3929

我国首个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发布

据新华社电 近期,酷热天气来袭,我国部分地区温度屡破极值。面对高温挑战,7月2日,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为公众防范高温危害送来“及时雨”。

为何发布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如何分级?与普通天气预报有哪些不同?怎样筑牢高温下的“健康防线”?

1

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如何分级?

预警分5个等级

按照与高温相关疾病风险分析得出

皮肤晒伤、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热射病、诱发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高温热浪天气带来多重健康风险。

阅读《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2025年第1期)》发现,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5个风险等级。分级标准正是根据高温与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反应关系分析得出。

根据预警,7月2日20时至3日20时,华北南部、黄淮、江淮等地高温健康风险较高(黄色预警);江苏、山东等地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高(橙色预警);其中,江苏北部、山东中东部、河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极高(红色预警)。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副所长李湉湉表示,在该所研发的高温健康风险预报预警模型基础上,疾控部门与气象部门以人群健康风险为导向联合研发了该产品。公众可及时关注信息变化,使用好这份预警,按照风险等级采取相应措施,包括保持室内凉爽、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减少户外活动、保证充足饮水等,更好地防护高温带来的不利健康影响。

2

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与普通天气预报有何区别?

预警体现区域性特征

可因地制宜提供指导

国家疾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产品不再用全国统一的阈值来衡量各地的风险级别,能够体现区域性特征,能够为各地区公众做好高温健康风险防范提供因地制宜的指导。

2022年6月,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部署“全面推进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2024年9月,13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推动建立以气候变化健康早期预警为先导的适应联动机制。多部门多措并举,擘画出气象预警与公共卫生干预有效结合的实施路径。

3

如何共筑高温下的“健康防线”?

科学预警和有效措施相结合

重点关注三类人群

“预防热相关疾病,需要重点关注三类人群。第一类是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第二类为孕妇、老人、儿童等敏感人群;第三类为患有慢性基础病的患者。”李湉湉说,上述重点人群应加强关注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关心自身健康状况,如不适及时就医。

科学预警和有效措施相结合,共同筑牢高温下的全民“健康防线”。据悉,气象部门将通过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12379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等渠道发送预警信息至国家级各部门应急责任人,同时通过微博、抖音等多渠道向公众广泛传播。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