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考驾照 交钱就包过?

内容摘要随着高考结束,不少高中毕业生选择在这个暑期学车考驾照。山东济南交警近日发布数据,预计今年暑期济南将有4.6万人参加驾考,其中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是主力军。 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各地驾校报名火热背后,暗藏着“低价引流”“包过承诺”等陷阱,

联系电话:400-962-3929

随着高考结束,不少高中毕业生选择在这个暑期学车考驾照。山东济南交警近日发布数据,预计今年暑期济南将有4.6万人参加驾考,其中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是主力军。

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各地驾校报名火热背后,暗藏着“低价引流”“包过承诺”等陷阱,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非常容易“踩坑”。

“低价”诱饵: 报名后层层加码

“2888元,从报名到拿证,所有费用全包。”看似价格实惠,实则暗藏玄机。

去年,济南刚参加完高考的李超(化名)就不幸踩坑:被类似广告吸引后,他立即交费报了名。没想到,驾校陆续以“考场模拟费”“考试服务费”等名目,要求他额外支付1300元。“感觉被牵着鼻子走,不交钱就不给安排考试。”李超说,自己无奈只得交钱。

来自内蒙古包头的学生张宁(化名)也遭遇过类似套路。报名时,驾校工作人员承诺“绝无额外收费”,但练车时却被教练索要“燃油补贴费”。“教练说,如果不交,每个人的练车时间会减少。没办法,我只好交了钱,可后续又有新的收费项目冒出来,最后多交了近2000元。”

河南省焦作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驾校5月份投诉情况公告中,特别警示了“低价陷阱”。部分驾校以低价吸引学员,后续却以“场地费”“燃油费”“场地升级费”等隐性收费不断加码。有市民反映,最终花费远超预期。

一名资深驾校教练说:“正规驾校的运营成本摆在那里,过低的价格根本无法维持正常教学。这些低价招生的机构,要么在后续以各种名义加收费用,要么压缩培训时间和质量,导致学员难以通过考试。”

北京律协消费者权益专委会副主任饶伟表示,如果驾校以“低价”作为吸引学员的手段,那么其价格范围和所包含的服务内容必须清晰明确,并且要以显著的方式告知学员。如果驾校在宣传中仅以“低价”吸引学员,但未明确该价格所包含的具体服务内容,或者虽然列出了服务内容,但表述模糊、不具体,后续又以各种名义加价收费。这种“低价引流”行为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相关规定,涉嫌价格欺诈。

“包过”噱头:

实为骗局或诱导

“只要交钱就包过,无需本人到场进行考试”“45天拿证,不过全额退款”……

来自广东佛山的庞女士反映,自己使用手机刷短视频时,看到这样一则“代考驾照”的广告,其中“包过”“不过包赔”等字眼让她心动。添加了教练的联系方式后,对方表示“代考驾照”不需要她到场,每考过一科交一科的费用,只要及时交钱,就可以轻松拿到驾照。

庞女士没有细想,便交了400元报名费。不久,她就收到了通过科目一考试的“成绩单”。“看到成绩单后,我更加相信他们了,就把科目一1350元的代考费用转过去了。”

不到一个月,对方就完成了科目一到科目四的全部考试,庞女士也依约将代考费分批次转了过去。本以为马上就能拿到驾照了,结果对方收钱后却将她“拉黑”了。目前警方已介入。

大学生王云也有类似遭遇。在驾考报名时,教练暗示她,给考官“好处费”就能包过科目二、科目三,甚至用其他学员“不给钱就不过”的例子施压。

记者调查发现,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有不少“速成”“替考”的链接,声称可代考全国驾照,C1证收费4900元左右,其中报名费100元,每科考试通过后交1200元,考过一科付一科,承诺“30天拿证”“有第三方担保”。

对于此类现象,饶伟指出,驾照考试具有一定偶发性,无人能保证必过。承诺“包过”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属于虚假宣传。更严重的是,“代考”属组织考试作弊,根据《刑法》,组织者或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治理之道:

严格监管畅投诉

如何整治驾培市场乱象?饶伟建议,要加强市场准入管理。严格审查驾校的资质条件,包括场地设施、教练车辆、教练员资质等,确保进入市场的驾校都具备基本的培训能力和服务质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海燕认为,相关部门应当对驾校的培训过程加强监督,对考试合格率过低或存在异常的驾校进行重点监管;通过抽查学员档案、回访学员等方式,评估驾校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刻不容缓。鼓励学员和社会公众积极投诉、举报驾校的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对投诉举报的线索要及时调查核实,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举报人,查证属实的依法依规对驾校和教练员进行处罚(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资格等)。

饶伟建议,学员一旦发现驾校存在乱收费或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首先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合同、缴费凭证、宣传资料、聊天记录(尤其是承诺“包过”的录音或微信截图)等。证据固定后,及时向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举报,也可以拨打12315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要求相关部门对驾校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如果驾校违规经营涉嫌欺诈消费者的,学员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驾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据法治日报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