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长类自体胚胎干细胞成功构建

内容摘要    科技日报昆明7月3日电 (记者赵汉斌)记者3日从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牛昱宇、代绍兴、季维智团队首次通过胚胎分割技术,从单个灵长类胚胎培育出健康活体猴及遗传背景完全匹配的自体胚胎干细胞,并首次获得遗传背景一致的灵

联系电话:400-962-3929

    科技日报昆明7月3日电 (记者赵汉斌)记者3日从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牛昱宇、代绍兴、季维智团队首次通过胚胎分割技术,从单个灵长类胚胎培育出健康活体猴及遗传背景完全匹配的自体胚胎干细胞,并首次获得遗传背景一致的灵长类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为人类再生医学研究开辟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传统的干细胞疗法面临免疫排斥与伦理争议等问题,获得遗传匹配的胚胎干细胞在再生领域格外重要。胚胎受精后,最初分裂会产生2个细胞,随后再分裂,形成4个细胞,即进入4细胞期、8细胞期等。研究团队模拟自然同卵多胞胎形成原理,优化胚胎分割技术:在4细胞期和8细胞期进行胚胎分割。其中8细胞期3∶5策略效率更高,也就是用较多的5/8胚胎细胞用于移植,较少的3/8胚胎细胞建立干细胞系,从23对分割胚胎中获得两只健康猴及自体干细胞,另有一例在孕中期流产前成功建系。

    随后,研究人员从一只猴体内获得遗传匹配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发现,相比诱导多能干细胞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自体胚胎干细胞的细胞异质性更低、转录噪音更小,基因组稳定性相关基因表达更显著。在饲养层培养条件下,诱导多能干细胞表现出更强的分化趋势,而自体胚胎干细胞与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特征更接近;无饲养层培养时,三者异质性均降低。从伦理与技术层面看,自体胚胎干细胞无须重编程或核移植,兼具胚胎干细胞特性与操作优势。此外,团队在人类辅助生殖胚胎上成功建立分割来源的胚胎干细胞,展现了临床转化潜力。

    上述研究不仅开创了从分割胚胎生成自体多能干细胞的新方法,还为评估不同干细胞类型的体内功能差异提供了理想模型。目前3只健康猴存活至今,分别为1岁、2岁和5岁,生长指标与正常猴无异。相关技术已申请专利,研究成果为解决干细胞治疗中的免疫排斥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为未来器官修复、疾病治疗等再生医学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