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知名财富管理和投资机构 IConIQ Capital 团队近日发布了 2025 年度的「The State of AI」报告,通过问卷收集 Cursor、ElevenLabs、Sierra 等 300 家 AI 公司的高管的回答,梳理并探究了企业在实操中如何开发和规模化落地 AI 产品。
目录
01. 相隔 9 个月,硅谷的 AI 公司已经进入下个阶段了?!
IConIQ 投的 AI 公司发展如何了?赚多少钱才算高增长的 AI 公司?...
02.AI 不再是附属品,AI 原生产品更容易推向市场?
AI 原生公司的优势都有哪些?年收入破亿的公司如何开发 AI 产品?...
03. 定价逻辑尚未成熟,但免费产品仍会留存?
以后的 AI 产品会怎么收费?哪些公司喜欢混合定价策略?...
04. 营收 1 亿美元是 AI 领导的设立门槛?
AI 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在如何变化?去年和今年的招聘情况有何区别?..
05. AI 公司的预算都花在了哪里?
不同产品阶段对企业的 AI 预算有何影响?高增长 AI 企业正面临什么困局?...
06. AI 公司内部也不是都爱用 AI?
哪些 AI 工具最受 AI 公司欢迎?哪些部门和职能对AI适应性更高?...
01 相隔 9 个月,硅谷的 AI 公司已经进入下个阶段了?!
1、「The State of AI Report」是 IConIQ 团队的系列研究主题。其 2025 年度报告的主题为「The Builder’s Playbook」,相较于 2024 年版本仍在关注 GenAI 的发展情况与潜力,新报告主要围绕如何将 AI 产品落地这个关键问题,聚焦于企业构建和运营 AI 产品的战术路线图,探索如何构思、交付和扩展 AI 驱动的产品。
① IConIQ 在 2024 年 9 月发布的《Navigating the Present and Promise of Generative AI - The State of AI》聚焦于生成式 AI 在,围绕企业的预算决策、采购偏好、ROI 预期以及在不同职能部门的应用情况等展开分析。
② 2025 年的「The Builder’s Playbook」重点关注 AI 产品落地,其研究方向涉及产品路线图、市场策略、人才建设、成本管理以及内部生产力等维度。
③ 该系列报告均采用问卷调研的形式进行研究,其受访者大多为 IConIQ Venture and Growth 投资组合中的公司高管。
2、伴随研究主题从「是否要采用 AI」走向「如何构建与落地 AI 产品」,2025 年报告的 300 名调研对象均为软件公司的高管,包括首席执行官、工程负责人、AI 负责人和产品负责人等。
① 2024 年 9 月报告的调研对象更偏向「AI 采用方」企业的 CXO。在 219 位受访者中,89%的企业均将 GenAI 评为公司的重要事项,约 88%的企业批准了 AI 投资预算。
3、在 2025 年的报告将构建 AI 产品的公司分为「AI 原生」(AI-Native)和「AI 赋能」(AI-Enabled)两类,并识别其中的「高增长企业」(High Growth Company),进而梳理这些公司在不同层面的发展现状。
① IConIQ 对「高增长企业」的评判标准涵盖产品,营收和收入增长三个层面。符合标准的企业必然拥有已经处于一般可用阶段或正在规模化的 AI 产品,年度收入至少达到 1000 万美元,收入增长的指标则设置了一定弹性。
② 「高增长企业」的收入若低于 ¥2500 万,则年收入增长率需达到 100% 以上;若收入在 $2500 万至 $2.5 亿之间,则年收入增长率需达到 50% 以上;若收入超过 $2.5 亿,则年收入增长率需达到 30% 以上。
4、该报告设置了五个主要章节,从开发、市场定价、组织架构、预算和内部生产力五方面入手,剖析了构思、交付和扩展 AI 产品的端到端流程。
02 AI 不再是附属品,AI 原生产品更容易推向市场?
在产品开发主题的章节,该报告从模型演进的每个阶段,如何平衡实验性、市场投放速度与性能的最新最佳实践等方面探讨了 AI 产品的路线图与架构。
1、 从产品成熟度的视角出发,报告发现 AI 原生公司的的初代产品相较于 AI 赋能型公司在生命周期上推动更快,且能更早地获得成功。
① 报告对比了不同企业初代 AI 产品目前的发展阶段,指出 47%AI 原生公司的产品已经实现实现规模的扩张,并且在市场方面也得到了验证并证明了其适用性,而那些依靠 AI 进行赋的公司产品只有 13%达到上述阶段...
关注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