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

内容摘要“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7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在,中国

联系电话:400-962-3929

“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7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在,中国的实体经济根基越来越强,“十四五”以来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郑栅洁称,回过头来看,5年前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总的来看,这五年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国内市场,内需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从内需整体看,过去4年中国经历了国际环境剧烈变化等多重困难挑战冲击,但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5.5%的增长速度,其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可以说,没有强大的国内市场,就没有稳定向好的中国经济。”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表示,从内需构成看,有三方面特点尤为突出,一是消费向新而行,二是投资向优发力,三是投资消费相互促进。

袁达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不断激发和释放内需潜能。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经过四年多扎实推进,102项重大工程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重大成效,预计年底前能全部完成规划目标。

李春临称,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强化部门协同、央地联动,确保102项重大工程圆满收官。同时,科学谋划“十五五”重大工程项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中国基建不断跑出向新力和加速度,撑起了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也托起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幸福生活的新期盼。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持适度超前、不能过度超前的原则,持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迈上新台阶。”李春临说。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吸引和利用外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介绍,2021年至今年5月份,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了“十三五”期间的总额。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1/7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外资企业的蓬勃发展,是对中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生动诠释,是对中国外资政策的最佳肯定。

“面向未来,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是一以贯之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相关领域有序扩大开放。高标准落实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标准制定、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加强服务保障,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周海兵称,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

(家电网® HEA.CN)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