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实现罗非鱼产量1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125亿元
新快报讯 记者朱清海 通讯员邹玉芳报道 到2030年实现罗非鱼产量1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125亿元……7月31日,在茂名市茂南区罗非鱼协会第三次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产业发展规划及区域品牌发布会上,《茂名市茂南区罗非鱼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0年)》正式发布。
会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茂名市及茂南区相关部门、茂南区罗非鱼协会及企业代表等政企研各界力量齐聚一堂,通过换届凝聚合力、发布规划明确路径,为茂南罗非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一张蓝图绘到底
罗非鱼产业五年规划出炉
在该协会第三次全体会员代表大会上,52名会员全票通过《茂名市茂南区罗非鱼协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第三届领导班子。其中,广东京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当选会长单位,李吕华任会长;茂名市供销渔业有限公司为监事长单位,李尧任监事长;5家企业当选副会长单位,柯枚华任秘书长。同时,13家企业入选理事会,3家企业组成监事会,3家企业获授“名誉会长单位”,凝聚产业发展多元力量。
会上,该协会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罗非鱼种质创新平台,聚焦种质保护、育种及病害防治等领域协同攻关,共享科研成果与资源。作为农业农村部下属顶尖淡水渔业研究机构,该中心将提供技术、人才及实验室支持,助力茂南突破产业技术瓶颈。
在产业发展规划及区域品牌发布会上,《茂名市茂南区罗非鱼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0年)》正式发布,明确“产业固基、文化铸魂、数字赋能、资本运营、合作共富”的核心思路,提出到2030年实现罗非鱼产量1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125亿元的目标,构建“内销为主、出口为辅”的双循环格局。北京好食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同步发布了区域品牌建设策略,计划通过IP设计、全渠道营销等路径提升“茂南罗非鱼”品牌辨识度与市场影响力。
聚力集智谱新篇
推动兴业强区富民一体发展
全区养殖面积4.86万亩,年产种苗超13亿尾,年产值超20亿元,多个超亿元项目落地,2025年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茂南区罗非鱼产业取得了亮眼成绩。
针对标准化推广、深加工、品牌影响力等环节,茂南区委副书记杨杰表示,茂南区政府将做强品牌拓市场,探索直播电商等新模式,加快地理标志申报;深化整合提价值,支持全产业链项目与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强化保障优生态,落实金融奖补政策,加大人才与科技支持力度。
茂南区副区长陈咏周表示,产业需着力解决市场竞争、资源约束等七大问题。要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为核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耕产业布局,打造高品质鲜鱼和精深加工产品,优化产业空间;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文化赋能(如运用网红、电商等手段注入文化活力)攻克养殖难题,推动产业再创辉煌。
李吕华表示,未来协会将发挥好政企桥梁作用,推动政策、金融、技术惠及企业;引导行业自律,建立标准强化质量监管,维护“中国罗非鱼之都”品牌;促进企业抱团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产业链协同;深化产学研融合,以科技驱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强化产业带动效应,助力“百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将茂南罗非鱼打造成“科技赋能的标杆产业”“品牌引领的特色产业”和“富民强区的支柱产业”。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