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公司的“人效”(Rev/FTE),一般是比较恒定的,或者上升缓慢的。搞不好,还有可能下降。
但SaaS公司的人效,正常情况下,呈现“自动”上升态势。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
首先,的确是人的效率提高了。比如,随着产品的成熟,销售流程的优化,销售周期的缩短,效率确实可以提升。同样的增长目标,所需销售人员数量更少。
其次,是SaaS收入模式,天然支持人效的提升。我们知道,SaaS收入包括两个部分:新客户销售收入,以及既有客户的留存收入,即ARRn+ARRr。
随着业务发展,ARRr的占比越来越大,而所需留存成本CRC,要比CAC小得多。按行业资源配置惯例,每1000万ARR,配置一名CSM。
这样,总ARR增加的速度,远高于人力资源增加的速度,导致人效的稳定提升。
所以,对于SaaS业务来说,并不需要特别做什么,人效提高是必然的。只是提升的速度差别而已。
目前,按IPO SaaS公司的数据统计,ARR/FTE的中位数是37万美元,平均数为48万美元。
需要明确的是,SaaS公司的人效是ARR/FTE,而不是总收入/FTE。或者说,不包括订阅和用量之外的其它收入。
有些公司为了维持人效的体面,用“所有收入”代替ARR,比如,实施收入、项目收入、定制化收入等。
如果剥掉这些伪装收入,按照ARR计算,那么这些公司的人效,可能低得可怜。不要说盈利,公司能撑多久,都是个未知数。
这种情况也说明,公司必定存在着足以致命的问题,而远非组织臃肿那么简单。
因此,对SaaS公司来说,人效的提升终将盈利;而长期低下,则意味着可能已经进入死亡螺旋,没救了。
注:文/戴珂,文章来源:tobesaas,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