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打造“人+具身智能共生”的通信底座

内容摘要  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 刘育英)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开幕。记者在会前探营了解到,相对于人的通信,“人+机器人”对通信网络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本届赛事不仅是机器人的赛场,更是5G-A与具身智能深度融合

联系电话:400-962-3929

  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 刘育英)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开幕。记者在会前探营了解到,相对于人的通信,“人+机器人”对通信网络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本届赛事不仅是机器人的赛场,更是5G-A与具身智能深度融合的“未来实验室”。

  记者看到,在各个不同场景,参赛机器人的测试演练正在紧张进行中。北奥集团副总经理张洪峰介绍,在1.2万平方米的冰丝带赛场中,铺设有田径竞技赛跑道、设有足球场,还设置了工厂仓库、医院药房、酒店等逼真模拟场景。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在国家速滑馆开幕。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的队伍正在紧张地进行5V5足球测试赛。(中国联通供图)

  在足球训练场中,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的队伍正在紧张地进行5V5足球测试赛。参赛队伍激烈的呐喊和人形机器人起步、奔跑的机械摩擦声音在赛场中环绕。

  与单纯人的赛事不同,“人+机器人”的赛事对通信网络提出了新的需求。加速进化赛事运营负责人王永皓表示,人形机器人对于网络时延、大上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现场工作人员解释说,机器人对网络的需求与人对网络的需求不同。

  一是需要超大带宽,满足机器人的传感器、摄像头把大量数据回传到云端或边缘节点的需求;二是需要低时延,人的通信网络几十毫秒时延可满足需求,但对机器人而言,时延低到几毫秒才能满足需求;三是大连接,几百台机器人在一起比赛,大量的传感器、控制器需要网络的大连接能力。因此,这需要对现场网络进行创新。

  北京联通副总经理秦洋表示,作为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全球官方合作伙伴,中国联通在本次赛事中面临“人+机器人”的全新服务挑战。北京联通依托全光网络的超低时延特性,结合AI算力的高效调度能力,联合生态伙伴共同打造智能赛事环境。此外,全场馆部署了5G-A网络,通过5G-A低时延、大上行、高可靠、广连接的特性,为赛事提供智能、可靠、安全的网络服务,并致力于把“为人而建”的5G-A网络,升级为“人+具身智能共生”的新一代智慧底座。

  此次规模宏大的机器人运动会为“5G-A x AI”创新应用孵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演武场。王永皓表示,下一步计划将5G-A网络与机器人深度结合,孵化更多场景及创新应用。(完)

【编辑:曹子健】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