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子处理
晒种可以促进种子的后熟过程,降低种子的含水量,同时改善种皮的通气性和透水性。通常在天气晴朗时进行,选择上午9点至下午3点,将种子平摊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每隔一段时间翻动一次,确保种子受热均匀。
先用常温水浸泡种子1小时,用手搓洗去除种子表面的黏液。接着用55℃的温水浸泡种子30分钟,期间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以达到杀菌的目的。然后将种子放入清水中继续浸泡4小时,期间捞去浮在水面的不实种子。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或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0分钟左右,进行消毒处理。最后将种子放入30℃的温水中浸泡9-12小时,搓洗干净后捞出晾干,准备催芽。
2、催芽
将处理好的种子放在25-30℃的环境中进行催芽,保持湿润。当8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3、苗床选择
苗床应选择向阳且背风的位置,确保种子生长所需的温度。避免使用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土地,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土壤准备
将腐熟的农家肥、过磷酸钙、硫酸钾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苗床土混合。将苗床土平整后,一次性浇透水,确保土壤湿润。
5、播种管理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时间。播种后,用细土覆盖,厚度不超过1厘米,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温保湿。
初期保持适宜的温度,提高出苗率。出苗后灵活调整温度,避免过高温度导致烧苗。后期加强幼苗锻炼,防止幼苗生长过快。外界气温升高时,及时通风。
6、施肥管理
苗床以基肥为主,控制追肥。若床土肥力不足,出现缺肥症状时,可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500倍液,选择在晴天无风的上午10-12时进行。
7、病虫害防治
苗期常见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等,可喷施甲基托布津等进行防治。
8、壮苗标准
壮苗的根色为白色,主根粗壮,须根多;茎短粗,10-12片真叶的幼苗,从子叶部位到茎基部约2厘米,整个株高18-20厘米,子叶部位茎粗0.3-0.4厘米,茎表绿色,有韧性;子叶保留绿色,叶片大而肥厚,颜色浓绿,叶柄长度适中;茎叶及根系无病虫害,无病斑,无伤痕。
9、整地移栽
选择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土地进行栽培,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最好是玉米地或水稻地。
移栽前15天整地,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8000公斤,过磷酸钙25-50公斤、硫酸钾25-35公斤,或平衡型复合肥30-40公斤,以及硼、锌等中微量肥料,确保辣椒苗的营养充足。
选择壮苗带土移栽,避免损伤根部,缩短缓苗期。采用宽窄行移栽,双行单株定植,窄行50厘米、宽行66厘米左右,株距保持在25厘米左右。
10、灌根处理
栽苗后,用氢氧化铜、喹啉铜、硫酸铜钙、琥胶肥酸铜等药剂中的一种,加入霜脲锰锌或甲霜灵或吡唑醚菌酯或恶霜灵锰锌等药剂进行灌根,每棵灌药剂100-200克,并及时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300倍液定根。
11、田间管理
(1)施肥管理
辣椒喜肥,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提苗肥:幼苗定植成活10-15天后,施用高氮型肥料,如亩施尿素10-15公斤,或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300倍液。
花蕾肥:植株现蕾到第一次采收前,既要追施适量肥料满足开花结果的需要,又要防止徒长,可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300倍液+磷钾源库7-8千克每亩。
花果肥:大量结果期,需重施肥。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磷钾源库25-40千克,尿素10千克,配合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300倍液。
根外追肥:在开花期和盛果期,注重根外追肥,可叶面喷施磷钾源库800倍液,促进果实生长,防止早衰。
(2)浇水管理
辣椒忌涝,生长期间浇水应遵循多次少量的原则,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避免积水。
综上就是辣椒种植管理要点,大家还需要注意在病虫害防治上,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适时用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关于辣椒种植管理技术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