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猝倒病发病症状和防治方法

内容摘要一、发病症状茄子猝倒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常见症状包括:烂种:播种后,种子在萌发或刚发芽时被病菌侵染,导致腐烂死亡。死苗:幼苗在出土前被病菌侵染,导致死亡。猝倒: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幼茎基部出现水渍状暗斑,随后缢缩成线状,幼苗倒伏,叶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一、发病症状

茄子猝倒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常见症状包括:

烂种:播种后,种子在萌发或刚发芽时被病菌侵染,导致腐烂死亡。

死苗:幼苗在出土前被病菌侵染,导致死亡。

猝倒: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幼茎基部出现水渍状暗斑,随后缢缩成线状,幼苗倒伏,叶片仍保持绿色。苗床湿度大时,病苗附近土面会长出白色绵絮状菌丝。

二、发病规律

病菌来源:病菌主要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通过雨水或灌溉水传播。

发病条件:低温(低于15-16℃)、高湿环境易发病,光照不足、幼苗生长衰弱时发病更重。

三、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

用80%乙蒜素乳油6000-8000倍液浸种。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半小时。

2.苗床管理

苗床要整平,床土松细,肥料充分腐熟。苗床温度控制在20-30℃,地温保持在16℃以上,避免低温高湿环境。发现病苗立即拔除,床土过湿时撒干松的营养土。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7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4-6ml/m²苗床浇灌。也可用95%恶霉灵原药1g,对水成3000倍液喷洒苗床。其他药剂包括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细土后施药。

4.综合措施

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加强通风透光,合理密植,及时排水。定期检查苗床,发现病苗及时处理。

总的来说,茄子猝倒病是茄子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防治茄子猝倒病,保障幼苗健康生长。

关于茄子猝倒病发病症状和防治方法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