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症状
茄子猝倒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常见症状包括:
烂种:播种后,种子在萌发或刚发芽时被病菌侵染,导致腐烂死亡。
死苗:幼苗在出土前被病菌侵染,导致死亡。
猝倒: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幼茎基部出现水渍状暗斑,随后缢缩成线状,幼苗倒伏,叶片仍保持绿色。苗床湿度大时,病苗附近土面会长出白色绵絮状菌丝。
二、发病规律
病菌来源:病菌主要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通过雨水或灌溉水传播。
发病条件:低温(低于15-16℃)、高湿环境易发病,光照不足、幼苗生长衰弱时发病更重。
三、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
用80%乙蒜素乳油6000-8000倍液浸种。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半小时。
2.苗床管理
苗床要整平,床土松细,肥料充分腐熟。苗床温度控制在20-30℃,地温保持在16℃以上,避免低温高湿环境。发现病苗立即拔除,床土过湿时撒干松的营养土。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7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4-6ml/m²苗床浇灌。也可用95%恶霉灵原药1g,对水成3000倍液喷洒苗床。其他药剂包括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细土后施药。
4.综合措施
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加强通风透光,合理密植,及时排水。定期检查苗床,发现病苗及时处理。
总的来说,茄子猝倒病是茄子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防治茄子猝倒病,保障幼苗健康生长。
关于茄子猝倒病发病症状和防治方法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